梅州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这里不仅风景秀丽,是世界长寿之乡,而且素有“华侨之乡”的美称。在大埔,走出过很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华侨客商,其中张裕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就出生于大埔县西河镇,他成年后只身前往南洋,创造了一个富可敌国的商业帝国。
“梅州大埔是张弼士先生的故里,也是张裕人的精神故乡。”
——张裕董事长周洪江
而蓝裕文化在二十多年前就与这位中国的洛克菲勒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我们参与张裕葡萄酒博物馆的兴建,深深的被张弼士的葡萄酒成就所折服。为此蓝裕文化在全球游历深入了解了一整个的葡萄酒行业,在国内大力推行酒庄旅游,成功的帮助中国的众多酒庄通过旅游来开拓市场,成效显著。
一、张弼士博物馆立项
从2002年建成国内第一座专业化酒庄——张裕卡斯特酒庄开始,张裕目前已邀请蓝裕文化在全国布局6家国家级4A级景区,拥有18年丰富的工业旅游实践经验,并入选首批“中国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名单并位列第一,当选山东省工业旅游联盟理事长单位。
目前,张裕正偕同蓝裕文化在上海建设北外滩葡萄酒文化博物馆,并计划在烟台筹建中国葡萄酒国家馆。
全新建设的张弼士博物馆,总投资约为4000万元,建地规划用地4230平方米,建设面积2600平方米。项目的所有参与方都在竭尽全力,因为开馆日期早已定下,时间非常紧张,从动工建设到开馆运营不到一年时间,。当蓝裕文化接受展陈的设计和布展时,建筑还没有完全做完,甚至在布展期间,建筑也还有所改动。
二、紧张布展
张弼士博物馆位于西河镇车龙村(张弼士故居旁),博物馆规划用地4230平方米,建筑面积2647平方米,分为5栋建筑,以张弼士人生轨迹为主线,规划建设有张弼士博物馆、弼士广场、弼士铜像、南洋起航雕塑、风雨长廊,以及故居游园小径,内部展陈分为九个部分,全方位展示其人生轨迹和张裕美酒,整个项目建设的主旨是抓住“文脉、商脉、绿脉”三条景区规划主脉进行,打造成展示“客商精神”、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基于对张弼士的深入了解,蓝裕文化临危受命,接下了展陈的布置任务。我们组织了几百号人的团队,从资料的搜集,内容的梳理,资料的整理,展项的制作,多媒体的设计制作,设备的采购,以张弼士一生为脉络,以其创办的先仍在运营的张裕葡萄酒为核心,通过各种展陈形式,为大家带来张弼士一生的沉浸式参与式互动式体验,感受张弼士一生的辉煌经历。
蓝裕文化以世界客家人为起点引入客家代表,爱国华侨,中国首富张弼士的一生,以其人生各阶段为脉络,呈现其少年、创业、巅峰的一生,以及与葡萄酒的不解之缘。通过实物、文字、图像、影像、动手操作、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为游客呈现沉浸式的互动体验。
三、沉浸体验掠影
小小少年
自助贴标DIY
白兰地蒸馏体验
白兰地调配体验
葡萄酒的调配
光影餐厅
国宴体验
更多精彩,欢迎前往现场体验。
四、张弼士的辉煌一生
张弼士(1841~1916年),别名振勋。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人,是著名的客属华侨实业家、爱国侨领、近代中国“实业兴邦”的先驱、张裕创始人、中国葡萄酒之父。
张弼士出生于1841年,18岁时只身闯荡南洋,事业获得惊人成功,成为南洋华人首富,资产高达8000万两白银,1915年被《纽约时报》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摩根”。
张弼士被评为“客家八贤”之一,还是南粤先贤馆首批“南粤先贤”之一,是客商的杰出代表。张弼士一生遵循仁、义、信、勇、谋的处世原则,身怀“吾生为华人,当为中华民族效力”的民族大义,以及坚定地认为“唐人是了不起的,只要发愤图强、后来居上,祖家的产品都能成为世界名牌”的信念,一生都在为振兴中国民族工业奔走。孙健一行参观了大埔县博物馆、县陶瓷展馆、县汉剧团、百侯古镇等地,深入了解客家文化精髓。以张弼士为代表的客家人以团结和奋进为精神内核,具有不畏艰险、敢为人先的优良品格,历代英杰层出不穷。
张弼士前后创办了多达28个企业,目前仅有张裕还在运营中。讲好张弼士的故事,就是讲好张裕的故事,张弼士的人格魅力和创业精神,即使跨越了百年时光仍然有众多发光点值得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