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观察到,国外的酒商一致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加大对中国的投资。这使得进口酒在中国进一步蚕食本土市场。最终,面对新冠疫情,全球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市场交出了傲人的成绩单。
富邑财报,亚洲一枝独秀
富邑葡萄酒集团公布2020年财年(2019年7月1日-2020年6月30日)的全年业绩。受COVID-19导致的销量下降以及生产相关葡萄酒的成本上升的影响,富邑集团收报年度税后法定净利润、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和息税前利率均有所下降。亚洲地区成为息前利润率上升的唯一地区,是财报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在全球其他地区息税前利润率普遍下降的背景下,亚洲地区的息税前利润率逆市上升0.3个百分点至39.5%,显得尤为突出。并且,亚洲地区的息前利润下降幅度也是全球最低的,这其中,中国市场的贡献不容忽视。
据财报介绍,2020年是富邑集团的澳大利亚葡萄酒酿造与收成产量相对小和高成本的年份。由此预计,2021年财年,澳大利亚地区生产和采购成本的上升将会使全球每箱成本上升3%,或达5000万澳元。此外,富邑集团已经计划采取行动,将先前分配给2020财年下半年的未售出葡萄酒结转至先前分配给2021财年及以后的奢华葡萄酒,再分配至未来年份,以保证业绩长期可持续增长。
关于集团的发展与前景,Tim Ford评论道:“虽然我们最近发现在一些主要的市场和渠道已出现了积极复苏的迹象,但鉴于复苏的节奏与情况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对近期前景持谨慎态度。”
作为对上述评论最好的验证,是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加入到富邑旗下产品的销售中来。一方面,是消费者对富邑、对奔富品牌的强烈认同,另一方面,是其对经销商动销产生的强大拉动作用。目前奔富有些型号的产品甚至在市场上一瓶难求。
帝亚吉欧净利下滑55.41%
长期看好中国
日前,帝亚吉欧发布2020年财报数据,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利润为14.09亿英镑,同比下滑55.41%,其中,亚太地区营业利润下滑29%,大中华地区净销售额下滑7%。
帝亚吉欧在财报中指出,大中华地区业绩出现下滑,主要是由于苏格兰威士忌、利口酒和啤酒的增长被旗下中国白酒业务的下降所抵消。 此处的中国白酒,就是水井坊。据水井坊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录得营收8.04亿元,同比减少52.4%;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减少69.6%,营收净利双双腰斩。
今年1-7月,洋酒销售同比增长220%,其中清酒、力娇酒、白兰地、威士忌热销,增长分别为470%、430%、220%以及110%。年轻人群已成为洋酒消费的新生力军,各个巨头对中国市场也长期看好。
“长期以来,帝亚吉欧都将中国视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威士忌市场之一。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迅速壮大,中国消费者在选择酒类产品时更追求品质与专业,也提出更趋多元化的产品要求”,帝亚吉欧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朱镇豪表示,“更创新的烈酒风味、更灵活的品饮体验、更轻松的佐餐场合,这是中国新生代消费者对于烈酒市场的消费升级诉求。”
其他酒业巨头也并不好过
依然看好中国
7月27日,LVMH集团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财务情况,其葡萄酒和烈酒部门销售额减少23%至19.85亿欧元。 7月17日,人头马君度集团发布2019/20财年报告(2019年4月-2020年3月),财年内第四季度中国大陆的销量额总体呈现显著下滑,幅度达到了两位数。
保乐力加2019-2020财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中,考虑新冠疫情对中国市场的影响,经过预估对2020财年目标进行调整,由此前公布的持续经营业务利润实现有机增长5%-7%下调至2%-4%。
中国白酒普遍趋好
贵州茅台:预计实现半年任务,直营加速落地。疫情对公 司影响有限,批价二季度以来稳步上行,全年保持稳扎稳打的节奏,预子公司 2020Q2 收入增速约 12%,利润增速约 15%
五粮液:公司二季度终端恢复明显,回款情况良 好,5 月终端动销基本恢复 70%以上,渠道库存相对良性,普遍在 1 个月左右。公司在疫情中保持 较强的战略定力,疫情后积极布局,保持渠道良性健康,量价进入正循环,预计公司 2020 Q2 收入增速约 10%,利润增速约 12%。
泸州老窖:国窖方面,4/5 月公司逐步放开配额(4 月 恢复 1/3,5 月恢复打款),国窖终端动销恢复明显,库存处于相对低位,批价已经基本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公司全年加快高端发展,稳健运营中低价位品牌,预计国窖全年任务完成概率较大,有望实 现良性较快发展,缩小与竞品间的差距。预计公司 2020 Q2 收入增速约-2%,利润增速 约 8%。
山西汾酒:全年任务完成进度良好,省外市场下半年有望发力。展望下半年,公司目标规划积极,省内山西市场稳扎稳打,省外 “1357”三 步走战略加速推进,有望贡献增量。预计公司 2020Q2 收入增速约 18%,利润增速约 23%。
洋河股份:。短期来看,公司总体仍在控量保价,库存普遍降至 2 个月以内,终端动销恢复至同期 50%以上,预计收入和业绩端仍有承压。展望未来,公 司本轮持续进行渠道、产品及组织架构的深度调整,当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综合来看,二季度控量保价政策叠加去年高基数影响,预计公司 2020Q2 收入增速约-10%,利润增速约-5%,降幅较一季 度有所收窄,静待公司调整后轻装上阵,实现深蹲起跳。
古井贡酒:省内来看,调研反馈 4 月公司停止打款, 5 月以来省内终端动销恢复较快,渠道库存消化情况良好。公司当前维持原先省内增长 目标,经销商打款进度良好,预计春节和端午共计完成全年 65%左右的回款任务,二季度报表业绩应有较好支撑。省外来看,公司顺应消费升级,积极卡位布局次高端价格带, 全国化有望再上一层台阶。展望未来,公司品牌和渠 道端的竞争优势未变,高端化和全国化的路径依旧清晰。预计公司 2020Q2 收入增速约 0%,考虑到二季度结构升级影响,利润增长快于收入,预计增速约 5%。
顺鑫农业:北京受疫情反复收入承压,外埠华东华南市场表现亮眼。白酒主业来看,公 司终端动销 5 月已经基本恢复至同期水平,但 6 月后北京市场动销受到疫情反复冲击。全年来看,随着下半年酒类市场的复苏和北京地区疫情的进一步控制,公司有望实现酒类收入10%左右的增速目标,预计2020Q2 收入增速约5%, 利润增速约 5%。
威龙变危龙之后
新东家接手逐渐迎来转机
“品有机,选威龙”,威龙有机葡萄酒广告曾经霸占过各大卫视,也让威龙在当时火热的葡萄酒行业中迅速提升了知名度,威龙股份也在2016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完成了一个华丽的转身。但曾经的烟台创业明星企业,只享受了上市后短短两年的风光,如今产品销量烂大街,公司房产土地等被查封,控制人全部股份更是被轮候冻结。
自去年9月开始,公司实控人王珍海违规担保案发,不仅让其自身陷入债务危机,也让ST威龙爆雷。
受此影响,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很大困难、品牌形象受损。2019年,公司迎来上市以来首次亏损,归母净利润亏损2586.51万元。
据了解,ST威龙实控人王珍海曾因涉及多项金融借款及民间借贷纠纷,其所持ST威龙股份,已被全部冻结并被轮候冻结。
6月15日,上海金融法院对ST威龙实控人王珍海执行限制消费令。法院表示,2020年2月14日立案执行申请人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执行质押式证券回购,因ST威龙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同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王珍海成为失信被执行人。
截至2020年3月31日,作为控股股东,王珍海共持有ST威龙1.57亿股,占据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7.27%。
截至目前,王珍海所持股份已全部被冻结,此次拍卖所涉及股份,占王珍海持有公司股份86.31%,占ST威龙总股本的40.80%。也就是说,ST威龙约四成股份将被司法拍卖。
8月12日,ST威龙发布关于控股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拍卖的进展公告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王珍海持有的公司40.79%股权,分别于8月11日-12日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进行司法拍卖,并分别由深圳市仕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用户名为陆金海的竞买人竞得。
根据公告显示,王珍海持有的7309.45万股股份和6264.17万股股份,分两笔拍卖通过网络竞价成交。其中,王珍海持有的7309.45万股股份被深圳市仕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竞得,占公司总股本的21.96%,成交价为4.86亿元;王珍海持有的6264.17万股股份被陆金海竞得,占公司总股本的18.81%,成交价为4.19亿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此次股份拍卖引发的实控人变更,对ST威龙的后续发展或将不会产生重大影响。该公司整体运营模式相对成熟,实控人若变更后或将延续原有模式和经营重点。
通葡股份身陷债务“漩涡”
近日,上市公司通化葡萄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葡股份”)接连陷入借贷与违规担保两起诉讼,通葡股份名下1.01亿元房产已被法院查封。
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了解到,该公司不仅面临巨额还款压力,还面临连续亏损的窘境。
这已不是通葡股份首次有重大负面消息被披露。7月2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通葡股份在2017 年 12 月 3 日与2018年2月11日先后两次向江苏翰讯借款人民币 1 亿元,高杰、尹兵自愿为通葡股份借款的全部本息及其他费用向江苏翰讯提供连带责任。但是,借款到期后通葡股份及高杰、尹兵没有及时偿还本金及利息 2.3585 亿元。江苏翰讯科技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诉讼。基于此,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冻结了通葡股份名下的银行帐户。
通葡股份的造血能力亦堪忧。根据该公司2020年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营收为2.20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3.15%;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亏损63.3万元人民币。
通葡股份2019年同样亏损。根据该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营收为9.7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份的净利润为亏损3131.47万元人民币。
整体看来,中国酒类市场恢复较快,潜力较大,全球酒类巨头也纷纷看好中国市场,从整体看来,中国市场也确实走在前头,率先恢复,但避免不了红海竞争的现实。所以,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认为,内外交蒸的情况下,国内的酒类市场会更加白热化,大家应当提前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