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许多庄主打过交道之后,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发现,庄主们建庄的初衷可谓千差万别:有的是投资需求,有的是葡萄酒爱好者,有的是希望为葡萄酒行业带来新的东西。当然,酒庄的主题除了葡萄酒,还会融入很多的特色,比如以当地文化为特色的尧京酒庄,以历史名人为核心的戎子酒庄,以欧洲风情为特点的张裕八大酒庄。当然,白酒方面则更为丰富,诗仙太白,酒神杜康,帝王贡酒古井贡等等。蓝裕文化这才发现,全世界都有共性,不能免俗,比如波尔多八大名庄的欧颂酒庄,就是借助太子太傅及诗人奥索尼乌斯来命名的。
欧颂酒庄(Chateau Ausone)是波尔多八大名庄之一,位于法国波尔多右岸圣埃美隆(Saint-Emilion)产区。如果在圣埃美隆产区找一个和白马酒庄分庭抗礼的,那只能是欧颂酒庄。这两者同是圣埃美隆一级A等酒庄,也是唯二自有圣埃美隆分级以来始终保持在一级A等的两座酒庄。
圣埃美隆分级
但它似乎并不关注这些身外的虚名。在其新年份的酒标上除了酒庄名、年份和产区等必要信息外,不见“1st grand cru classe”的荣誉。欧颂对品质的自信可见一斑。
听到“欧颂”,仿佛来到了中世纪的法国,似乎还能隐隐闻见麦芽香与酒香。它还有 一个浪漫的别称—— “诗人之酒” 。欧颂的酒确实如诗 人一般,高傲又带着孤芳自赏的冷峻。不同于白马,新酿与陈年都有不同的风味,欧颂的酒需要 至少10年的瓶中陈酿 才能真正品味到醇美。
以诗的名义
常言道,诗酒人生。自古以来,诗歌与美酒就一直有着不解之缘,而诗人也大多是爱喝酒的。国外很多诗歌名家同样对喝酒情有独钟,但他们喝的更多是葡萄酒,和欧颂酒庄(Chateau Ausone)颇有渊源的古罗马诗人德西姆斯·马格努斯·奥索尼乌斯(Decimus Magnus Ausonius)便是其中之一。他不但是最早歌颂波尔多葡萄酒的诗人之一,还在当时拥有一座名为“卢卡尼亚库姆(Lucaniacum)”的酒庄。相传,欧颂酒庄现在的园地,便是卢卡尼亚库姆庄园曾经伫立的地方。
由于曾经当过罗马皇帝的“太子太傅”,奥索尼乌斯官运亨通,任波尔多区域总督和最高书院校长,备受尊崇。他还是葡萄酒的资深爱好者,在诗歌中不吝赞美波尔多和波尔多葡萄酒,亲自动手开垦了葡萄种植园,算得上一位葡萄酒的宣传先驱。因此在他过世之后,欧颂酒庄几经更名,最终在1781年,选择了“Ausone”作为酒庄名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几经易手
18 世纪初,欧颂酒庄为从事木桶生意的卡特纳(Catenat)家族所有。
19 世纪前半叶,酒庄转给了其亲戚拉法革(Lafargue)家族。
到 1891 年,酒庄又由前任庄主的亲戚夏隆(Challon)家族继承,之后作为嫁妆转入杜宝 · 夏隆(Dubois-Challon)家族,成为杜宝 · 夏隆家族的产业。
后来,杜宝 · 夏隆多了一位女婿伍迪埃(Vauthier),酒庄由此为两个家族所有,股权各占一半。欧颂酒庄于 19 世纪声名远扬。
19 世纪以前圣埃美隆区大部分地方种植普通农作物,只有少数的葡萄园,所酿造的酒也只用于家庭饮用或有限的本地区销售。欧颂酒庄就是当时产区少数的酒庄之一。
19 世纪中后期,欧颂酒庄的名气逐步跃升,成为当时圣埃美隆位列第 4 的名庄,位列前 3 的分别是宝雅酒庄(Chateau Belair-Monange)、卓龙梦特酒庄(Chateau Trolong Mondot)和卡农酒庄(Chateau Canon)。
20 世纪初,欧颂酒庄跳升为圣埃美隆区的第一号名庄,名气在白马酒庄之上。
然而在 20 世纪 50 - 80 年代,欧颂酒庄一度表现平平,葡萄拣选随便,陈酿用的新橡木桶比例太低,使得葡萄酒酒体薄弱,香味不足,尽失一级名庄风范。
直到 1974 年,欧颂酒庄庄主杜宝 · 夏隆去世,酒庄股权由庄主夫人海雅和外甥沃杰兄妹(Vauthier)各占50%。为了复兴酒庄,海雅大胆聘用了年轻的酿酒师帕斯卡•德贝克。这位帕斯卡年仅20岁,刚从酿酒学毕业且毫无工作经验。这就相当于让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当公司经理。沃杰兄妹自然不愿,并与海雅爆发争吵,双方的隔阂越来越深。
幸好,帕斯卡确有其才,在他的创新改革下,欧颂酒庄保住了和白马齐名的第一地位。可是沃杰兄妹与海雅的尴尬关系已经再难修复。双方分住酒庄两边的厢房,来往只靠挂号信函交流。之后,为了争夺酒庄的经营权,两方纠缠多年。最后,法院判决沃杰兄妹获得酒庄实际经营权。
海雅年事已高,也不愿和沃杰兄妹共事,于是决定售卖自己的50%股权。对欧颂觊觎 已久的拉图酒庄拥有者弗朗索瓦•皮诺 出价1030万美元。这个价格远超法院估价,已是势在必得。
沃杰兄妹当然不舍酒庄。依照法国法律,共有人可以在1个月内拥有承购共同股份的优先权。于是沃杰兄妹四处借贷,终于在1997年以相同的价格收购了海雅50%股份,成为了目前欧颂酒庄的全权拥有人。
风水宝地
欧颂酒庄的葡萄园坐落在一座小山的高处,面积仅有7公顷,园内主要种植着品丽珠(Cabernet Franc),辅以少量的梅洛(Merlot)。这些葡萄藤的平均树龄高达50年,其中最古老的树龄更是在百年以上。
虽然面积不大,但欧颂的葡萄园无疑是一块风水宝地。其邻近多尔多涅河(Dordogne)和艾尔河(Isle)的交汇之处,面朝东南,四周围有石墙,因此园内葡萄藤享有独特的微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同时还可以利用石墙抵御大风,生长条件可谓得天独厚。在很多极端天气里,比如令无数酒农损失重大的1892年及1956年霜冻,欧颂的葡萄藤都安然无恙,仿佛上天在这里设置了“保护结界”。
此外,这块园地的土壤与坡度也恰到好处:其土壤中富含的石灰岩有利于葡萄藤扎根深处,汲取更多养分及矿物质;掺杂其间的黏土具有优良的保水性,可以在干旱条件下为葡萄藤提供适宜的水分;倾斜度为15-20度的陡坡可以大大提高葡萄园的排水性能。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葡萄”,在如此风土宝地,欧颂酒庄孕育的酿酒葡萄品质也自然十分之优。
纯净风土
在葡萄园内,欧颂酒庄从有机种植和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s)种植中汲取灵感,坚持采用自然温和的方式来管理葡萄园。他们从不急于求成,而是顺应自然,让葡萄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由生长。除了尊重葡萄本身外,欧颂酒庄还十分重视整个葡萄园的生态系统,让树篱、果树、荨麻和缬草等与葡萄树作伴,让昆虫、鸟类等野生动物在葡萄园内自由栖息,从而维持葡萄园内生态系统的平衡,并进一步激发土壤活力,使其孕育出更健康的酿酒果实。
欧颂酒庄踏实与耐心的品格同样延续到了酿酒过程中。当正牌酒发酵结束后 ,酒庄会使用100%全新法国橡木桶盛装酒液,并将它们置于酒庄的地下酒窖陈酿24个月左右(具体时长依年份情况而定)。该地下酒窖十分独特,原本是一座采石场,拥有避光、恒温恒湿的储存环境,可以为酒液提供完美的陈酿条件。每年,欧颂酒庄的葡萄酒就在阴凉的地下酒窖耐心等待,静静地酝酿更多复杂风味并提升口感。
地窖就建在葡萄园下方的石灰岩里,这个陈年过程能让酒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所以被公认为是最关键的酿酒步骤。
另外,酒庄还使用全新法国橡木桶装酒,这样能让烟熏味和香草味完全融入葡萄酒中,还能进一步生成单宁。
顶级年份的珍品酒在装瓶 50 年甚至更多年后仍能继续陈年。
诗人美酒
兄长阿兰 · 伍迪埃(Alain Vauthier)亲自负责所有日常管理及酿酒事务,并自 1995 年起聘请著名的酿酒大师米歇尔 · 罗兰(Michel Rolland)担任顾问,欧颂酒庄的质量越来越稳定。
米歇尔 · 罗兰
在 20 世纪 60 至 70 年代,欧颂酒庄还不能和波尔多左岸五个一级酒庄相提并论,价格大致差了 30 %~ 50 %。
但到了 80 年代,两者价格已经持平。
90 年代开始,欧颂酒庄的价格已经超过木桐酒庄等。
近年来,欧颂酒庄几个年份酒都得到酒评人及葡萄酒爱好者的一致首肯。
欧颂酒庄的年产酒量在 2,500 箱左右,仅占波尔多五大名庄的 1/10 。
优异的品质以及极少的产量,使得欧颂酒庄葡萄酒成为可以挑战波美侯(Pomerol)顶级酒的圣埃美隆一级精品。
欧颂酒庄的葡萄酒一直有着“诗人之酒”的美誉,其酒液色泽深邃,散发着非常纯净的深色水果、甘草、花朵以及碎石的气息,酒体饱满却不过于厚重,陈年潜力极强。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曾说过:“如果耐心不是你的美德, 那么买一瓶欧颂也就没有意义了”。欧颂酒庄的葡萄酒品质一直都十分稳定,其最佳年份囊括了2018、2017、2016、2015、2014、2012、2010、2009、2008、2006、2005、2004、2003、2001、2000和1998年等等。此外,酒庄的副牌酒诞生于1995年,其酿酒葡萄精选自园内年轻葡萄树所产的品丽珠、梅洛和赤霞珠,得益于园中的石灰岩土壤,这款酒蕴含着丰富的矿物质风味,散发着黑樱桃、黑莓、黑醋栗及花朵的香气,酒体饱满,单宁如天鹅绒般柔顺,余味悠长,令人印象深刻。这款酒各年份的罗伯特·帕克及詹姆斯·萨克林(James Suckling)评分几乎全部超过90分,拥有较长的陈年潜力。
酒庄的立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酒庄的走向,都是葡萄酒,其文化内核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酒庄的酿酒理念和葡萄酒的产品体系,所以,蓝裕文化酒庄规划设计院认为,酒庄在建庄初期对自己的定位有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会对酒庄后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