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众多企业和像蓝裕文化这样的工业旅游设计公司的推动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工业旅游迎来发展热潮,不少企业都开始看到工业旅游的潜力,纷纷走入工旅融合的行业。旅游行业在战略上现在是各种“+”,这个“+”是加号的加,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旅游+农业”,“旅游+地产”,“旅游+康养”,“旅游+互联网”等等,只要是跟旅游发生关系的现在都摆出来旅游“+”了,自然“旅游+工业”也跑不了啊,几乎所有地区的全域旅游规划里都有这么一项。这就是产业的创新,旅游规划想要创新就必须和各产业进行融合,那工业旅游规划设计究竟如何做呢?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带大家一起探讨。
以工业旅游作为一个例子来说吧,工业旅游简单的来说有两个大方向:一个是工业遗址旅游;另一个是在生产企业工业旅游。直白一点就是破旧厂房以及在生产企业的旅游。破旧厂房就是说生产场所已经被遗弃,不再承担任何生产功能,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看到的结果大多数是改造为博物馆、文创园、艺术街区,确实是废物利用。旅游在这个时候貌似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实际上这些改造是承载了一定的社会功能,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的很少。
说说首钢吧,来北京旅游专门去首钢进行工业旅游的应该没几个,工业本身就远离城区,只有北京这种极度扩大化的城市才把工厂吞噬到城区里了。但是,从商业利益上说,拆了盖房地产更划算,大家千万别跟商人聊情怀,就算是有情怀,留下来了,绝大多数的工业厂房改造都成了文化办公,或者本地休闲商街似的社会配套,这才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至于博物馆,这都是个遗址了,不建设个博物馆规划设计评审估计都过不去。旅游从社会大环境、文化传承与复兴、城市名片、人居与生活方式的改善,市场诉求、商业模式等等方面一通操作猛如虎。
遗址基本上可以自由发挥各种业态,工业旅游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在生产基础上的以参观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这是蓝裕文化关注的重点,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旅游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它既能通过旅游来展示企业,成为企业持续的广告,从而为企业的品质品牌服务,同时还能提高知名度,帮助企业提升销售。所以每个工厂都应该设置相关部门来负责工业旅游。
工业旅游规划主要着力于保护和开发工业遗产和遗址遗迹资源,结合现代化的工厂或者生产园进行展示,并能创造出生产体验价值为游客所享的一种专项旅游。在目前旅游+的大趋势下,以及国外众多成熟案例的影响下,工业旅游在国内已经大有起色。
好玩是人类共同追求旅游的一个基本目标,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发现欧美工业旅游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男女老幼都爱去的景点。而他们的核心就是好玩、娱乐、轻松、人性。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满足不了,很难有回头客,何况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没人愿意把不美好的东西当做自己的炫耀资本放到朋友圈里。 既然别人工业旅游这么受欢迎,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工业旅游规划线路主题要鲜明,特色要突出,要注重创造体验。德国目前120条工业旅游线路大多都有明确的主题,与某一行业相关,而且是一条“工业文化之路”。如玩具之路、汽车之路、啤酒之路、玻璃之路等。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大众汽车城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第一座汽车主题公园,陈列了大量汽车和汽车部件,还有许多体验性实验装置,是典型独特的汽车文化城。沃尔夫斯堡把整个城市纳入到汽车工业旅游中,这种模式对我国工业旅游发展很有借鉴价值。
第二,注重景观再造,但又要妥善处理保护与重建的关系,实现工业旅游地、工业遗迹的形象改造。德国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依托蒂森钢铁公司,在工业遗址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将5号高炉改成可攀爬项目,煤气罐改造为潜水中心,将1号高炉改造成露天电影院,将料仓改为儿童活动区域,配电供应室改为办公与餐饮区域,旧办公楼改为青年旅舍。
第三,注重开发多元化旅游产品。 在旅游产品供给特别是全域旅游产品供给上,为满足游客个性化旅游需求,需要注重并且大力开发工业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扩大产品供给质量,推动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第四,注重把解决社会问题放在工业旅游开发的重要位置。德国工业旅游开发注重实现社区、政府和投资者的共赢,注重解决产业调整带来的失业等社会问题。
目前看来,人从众的旅游行业是受疫情影响最大的行业,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人们对自由的向往,短视频的火爆指出了人们对知识和娱乐结合的向往,而兼具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工业旅游,很好的契合了人们的需求。相信兼具娱乐性和知识性的工业旅游,在疫情之后会得到更多的关注。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工业旅游规划也是需要从市场多方面需求入手研究,创新玩法才是工业旅游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