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收入方面考虑,主题乐园园区能产生的收入大体包括门票收入、食品和饮料收入、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上海迪士尼曾预测其食品和饮料收入将占乐园总收入的24.5%。以此看来,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院认为,上海迪士尼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和困难。
允许自带食品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上海迪士尼已经允许自带食物。此前,上海迪士尼首度松口,表示将调整外带食物的规定。同时,上海迪士尼方面表示,将继续加强园区食品的多样化供应,增加更多不同品种、口味和价位的食品。
近60亿的危机
据迪士尼集团公布的2018年第四季度财报,上海迪士尼乐园由于门票价格上涨,影响了门票销量,导致该季度的运营收入有所下滑,但游客在“食品和饮料”等其他项目上的开销弥补了部分损失。
据腾讯旅游发布《旅游消费新升级》报告披露的数据,上海迪士尼人均消费已达2000元以上(包括上海迪士尼酒店的餐饮)。当迪士尼刚刚落户上海时,迪士尼方面曾预测,门票仅为上海迪士尼乐园收入的一部分,在园区经营收入中,门票收入占50%,食品和饮料占24.5%,商品24.5%,其他收入为1%。按照餐饮24.5%的比例预估,人均食饮消费能达490元左右。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至2018年,上海迪士尼分别接待游客560万人次、1100万人次和1180万人次,共接待2840万人次。如此粗略估算,三年来,上海迪士尼在餐饮方面共营收139.16亿元人民币。
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师粗略估算,如果趋势保持,2019年游客持续增长,暂定1200万游客,则餐饮方面的收入预计将达58.8亿。开放自带食品后,这490元还能不能保住?能保住多少?这个近60亿的危局该如何解除?迪士尼,这道坎你该怎么跨过?我们拭目以待。
总结
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师认为,在主题乐园竞争日益加剧的红海里,中国主题乐园市场的厮杀日渐剧烈。如何盈利?是摆在每一个乐园面前的一道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蓝裕文化在考察全球主题乐园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我们发现欧洲各大乐园有很多巧妙地模式值得参考。比如狂人国的轻资产模式,乐园里几乎没有游乐设施;比如欧洲乐园的设备冠名模式,乐园里的设备几乎被足球、汽车、燃气等大公司冠名包装了个遍,即让人享受了主题的乐趣,又增加了乐园的盈利点。更多模式,欢迎跟随蓝裕文化一起去欧洲共同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