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酒庄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18/12/14

热情的西班牙,它的辉煌在不断延续。作为帝国的发源,毕尔巴鄂曾今无限辉煌。古根海姆效应更是成为全球竞相学习研究的课题。创造了这个古根海姆效应的老头,也创造了蓝裕文化所从事的酒庄规划设计界的“古根海姆”,它就是瑞格尔侯爵酒庄,这个酒庄的酒店和Spa中心正式由盖里打造,成功的使这个当时苟延残喘的酒庄转变为西班牙游客量最大的酒庄。蓝裕文化所规划设计的酒庄和工业旅游项目为企业带来的改变正如设计所带来的改变一样,助推了企业的飞跃式发展。今天,我们去寻根,看看毕尔巴鄂效应如何绽放光辉。

毕尔巴鄂简史


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整个城市雪上加霜,颓势难挽,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九十年代初,毕尔巴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中尚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议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名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兼乏名人旧迹,各种可能的旅游资源一一欠奉,如何吸引外埠人士前来观光成为头号难题。多方问计之下,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寄希望于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苦旅”。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收藏现代艺术的重镇,其基金会早有向欧洲拓张之意,双方一拍即合,要将新的博物馆营造成当代的艺术奇迹。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如今,毕尔巴鄂(Bilbao)四周青山环绕 ,是巴斯克地区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原先受到工业污染,现在城市转型气质非常清新。大多数旅行者都是为了到此瞻仰由世界著名非线性建筑设计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hery)所设计的现代建筑杰作和世界级现代艺术馆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当然这座城市还有很多其他的看头。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横空出世的博物馆

1991年,毕尔巴鄂市政府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该市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1特立独行的盖里


盖氏的建筑向来以前卫、大胆著称,其反叛性的设计风格不仅颠覆了几乎全部经典建筑美学原则,也横扫现代建筑,尤其是“国际式”建筑的清规戒律与陈词滥调。盖里早期的建筑锐意探讨铁丝网、波形板、加工粗糙的金属板等廉价材料在建筑上的运用,并采取拼贴、混杂、并置、错位、模糊边界、去中心化、非等级化、无向度性等各种手段,挑战人们既定的建筑价值观和被捆缚的想像力。其作品在建筑界不断引发轩然大波,爱之者誉之为天才,恨之者毁之为垃圾,盖里则一如既往,创造力汹涌澎湃,势不可挡。终于,越来越多的人容忍了盖里,理解了盖里,并日益认识到盖里的创作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理查德·B·弗希尔表演艺术中心


1989年,整整60岁的弗兰克·盖里荣获了国际建筑界的顶级大奖——普利茨克建筑奖,这时,他已从一个叛逆的青年变成一位苍苍长者,尽管已功成名就,声誉倾盖一时,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向新的建筑可能性的追问,没有停止过向自由深处抵进的步伐。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普利茨克建筑奖——加利佛尼亚州Chiat Day 办公楼


1991年开始设计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成为盖里“晚年变法”,跃升到更高创作境界的重要契机。博物馆选址于城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内维隆河南岸的艺术区域,一条进入毕市的主要高架通道穿越基地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必经之路。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2古根海姆博物馆


博物馆全部面积占地两万四千平方公尺,陈列的空间则有一万一千平方公尺,分成十九个展示厅,其中一间还是全世界最大的艺廊之一,面积为130公尺乘以30公尺见方。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从毕尔巴鄂的内维隆河北岸眺望南岸的艺术区域,博物馆是最醒目的滨水景观,靠在旧城区边缘,有一条进入城市的主要高架通道穿越场地的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必经之路。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体量组合而成。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有可能终日处于阴影中,盖里的做法很巧,他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天光一日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感。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在南侧主入口处,由于与 19 世纪的旧区建筑只有一街之隔,盖里采取打碎建筑体量过渡尺度的方法与之协调。为了解决高架桥与博物馆可能的冲突问题,他让建筑穿越高架桥下方,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似是与高架融为一体又互不影响。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室内部分,曲面层叠向上与光影倾泻而下的呼应中,是一个简洁素朴的空间,把尽可能多抢眼的空间都都留给了艺术品本身。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但这个在建筑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最初并没有赢得当地市民的好感。“长相奇特”、“不伦不类”大概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评价。在博物馆建成之初,总能见到举着雨伞、皱着眉头抱怨的市民。然而时间会逐渐证明一切,每天清晨,伴随着博物馆旁乐手吹起的萨克斯曲,河边缓缓升起人造烟雾,博物馆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悄然改变着这个城市的生态。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1996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哈佛大学教授、西班牙著名建筑师拉斐尔·莫尼欧对它由衷叹服道:“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如今,盖里谈到自己再访毕尔巴鄂时,他觉得自己“被当成一个英雄一样对待”,“我现在确实与那里的人们沟通得不错。”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这个作品中盈溢的那种暗合于西班牙文化的、既激扬又沉静的诗意,不仅倾倒了全世界的万千民众,也折服了无数对盖里满怀偏见的建筑师。当然,最幸福的应属毕尔巴鄂市的居民,当天起凉风,日影飞去,整个博物馆因光阴的流转而幻化出奇异的迷彩,河面粼波浩荡,光影上下相逐,整座城市随一栋熠熠闪烁的建筑舞蹈起来的时候,他们是否已淡忘了城市痛苦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


一座博物馆,复兴一座城

在20世纪90年代人类建筑灿若星河的创造中,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无疑属于最伟大之列,与悉尼歌剧院一样,它们都属于未来的建筑提前降临人世,属于不是用凡间语言写就的城市诗篇。


1古根海姆效应


“古根海姆效应”是哈佛设计院提出的概念,指古根海姆博物馆给毕尔巴鄂地方经济带来的效益,如今已成为众多大学的研究课题。因为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落地,以及连带着产生的“古根海姆效应”,这个曾在 1980 年代遭受洪灾与经济危机打击的衰退工业城市,在过去二十年,一步步走向宜居,成为充满生命力的艺术文化之城。2009 年首届“李光耀世界城市奖”评选时,毕尔巴鄂击败纽约、伦敦、墨尔本等 77 个城市,斩获殊荣。在 2004 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上,世界最佳城建规划奖也颁给了它。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古根海姆博物馆极大地提升了毕尔巴鄂市的文化品格,1997年落成开幕后,它迅速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建筑圣地与艺术殿堂,一时间冠盖云集,游客如织,成为欧洲文化界人必躬逢之盛。博物馆的参观人数在年余间就达400万人次,直接门票收入即占全市岁入的4%,而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20%以上,毕尔巴鄂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2巨额投资


根据 2007 年一位巴斯克经济学家发表于全美博物馆协会的一份报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启动资金约计 2.3 亿美元(约合 15.27 亿),包括 1.008 亿美元的建设资金、付给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的 1210 万美元,付给执行建筑公司 IDOM 的 640 万美元,土地费用约 990 万美元,藏品收购费约 4450 万美元,古根海姆基金会运营博物馆所需的 2470 万美元,以及其他运营开销所需的 3030 万美元。


3无价回报


虽然投入高昂,但随后显现的效果与规模效应极佳。据说自古根海姆博物馆修建以来,毕市的旅游收入增加了近5倍,而花在古根海姆博物馆上的投资两年之内就尽数收回,毕尔巴鄂一夜间成为欧洲家喻户晓之城、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在博物馆建成的第一年, 毕尔巴鄂便吸引了 130 万游客,使得区域的经济活动增加了 2.1 亿美元,其中 3000 万美元为政府税收。到第三年时,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 4.5 亿美元,直接门票收入占毕尔巴鄂税收的 4%,带动的相关收入则占到 20%以上。仅仅 6 年,启动项目的资金便全数收回,同时还为该地区带来 1.75 亿美元的收入。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以 2015 年为例,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在各类媒体中共计出现 21574 次,在获得曝光率的同时有效扩大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媒体评论,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毕尔巴鄂市乃至巴斯克自治区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是持续运转的动力引擎,有力支持和振兴了区域发展。时至今日,“毕尔巴鄂”已经与“古根海姆博物馆”紧紧绑定在了一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诸多城市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前去访问,他们都渴望从中学习成功的经验做法,推进其所在城市的转型和升级。这甚至创造了一个新的名词—— 城市政策旅游业。法国北部里尔市在一处废弃的矿场上筹建卢浮宫新馆,就是模仿毕尔巴鄂实践的真实案例。


4巨大而深刻的经济影响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除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辉煌的艺术成就之外,更对毕尔巴鄂的城市振兴和经济发展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不仅体现在无形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渗透到城市旅游业、财政收入乃至其他产业等众多经济领域。作为当地旅游业磁石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拓展了所在地的经济辐射面,扩大了其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消费市场,创造了大量区域内需求和收益,推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在根本上全方位振兴了毕尔巴鄂这座城市。


1、大量国内外游客持续来访,拓展了毕尔巴鄂市的经济辐射面


作为人口总量稳定在 34 万左右的毕尔巴鄂市,每年却能吸引 3 倍于其常住人口、合计 100 万人的访客参观古根海姆博物馆。结构上看,35%左右为西班牙国内游客,65%左右为外国游客。其中,巴斯克自治区内游客保持在 12%以上,西班牙其他地区游客稳定在 23%左右,欧洲游客占据 40%以上,美国游客可达 6%-7%,其他地区合计 16%左右。这样的访客规模和国别结构,令毕尔巴鄂这座西班牙小城,得以辐射到整个西班牙、欧洲乃至世界,为扩大城市经济腹地、域外市场和影响力发挥了磁石效应。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2、更多旅客选择更久停留,扩大了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等直接相关行业的消费市场


古根海姆博物馆是毕尔巴鄂市旅游业等直接相关行业蓬勃发展的基石与核心。 在博物馆成立之前,巴斯克自治区和毕尔巴鄂市都从来不是以旅游而闻名的地区。1997 年以前,到访毕尔巴鄂的游客几乎都是商旅或探亲访友,很少因闲暇度假而来。时至今日,旅游成为了不断攀升的访客的主要目的,一是 个突出的结果是 1997 年以来巴斯克自治区外国旅客过夜总量的快速增加,这极大地刺激了旅游业、酒店业、餐饮业等直接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一项有趣的调查显示,1997 年后,巴斯克自治区的高端餐饮业快速发展,西班牙大约 60%的米其林三星餐厅集中在此。在所有米其林餐厅中,巴斯克自治区占比高达 21%,仅以 2 个百分点落后于首都马德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内还有一家米其林餐厅提供美食,这体现了博物馆对当地餐饮业的拉动作用。


3、博物馆的成功运营,为巴斯克自治区作出了重要的直接经济贡献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不仅自身经济效益良好,而且为其所在的巴斯克自治区创造了大量区域内需求和收益。这不仅包括其每年产生的 GDP 已超过 3 亿欧元,上缴的地方税收高达 5000 万欧元,而且直接创造了超过 3.5 亿欧元的各类社会需求,以近 3000 万欧元的收入创造了 10 倍的 GDP、1.7 倍的税收和 12 倍的社会总需求。通过采购产品、外包服务等直接方式和增加游客数量、扩大衍生需求等间接方式,有力拉动了地方生产供给和经济发展。


博物馆不仅产生访客的个人需求,即爱好者参观的兴趣需求或艺术商的职业需求,也创造那些不在博物馆售票处、收银台前表达,而在餐厅、酒店、交通系统等其他场所实现的无形需求。相当数量的个人和组织可以从中获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仅直接创造并保有的工作岗位即接近 7000 个,为当地保障和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和投资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4、作为公共工程和无形资产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推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作为公共财政支持的项目工程,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按照巴斯克自治区政府规定,必须雇佣当地企业完成建设,这就为当地企业获得快速发展机会创造了重要保障条件。在确保资金不外流的同时,在区域内部最大限度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资源。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高度重视科技应用和教育活动在博物馆中的独特作用和地位, 每年集中采购大量创新科技和各类专业服务,刺激了毕尔巴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专业服务和教育行业实现了快速发 展,成为了拉动当地公司发展,推进地区经济结构性变革的发动机。巴斯克自治区作为拥有强大工业基础的老工业基地,在工业设计等领域实力雄厚,这也为推动毕尔巴鄂从一个以生产工业中间环节产品为主的城市,逐步向高端服务业和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作为西班牙最成功的艺术机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与当地艺术家密切合作,吸引大量青年艺术人才,形成了艺术人才聚集地,成为了重要的无形资产和符号资本。特别是在后工业时代,名声、美誉等认知资本成为了重要的附加值,任何产品或服务一旦贴上了毕尔巴鄂的标签,其文化价值和创意价值立刻得到了提升。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为相关经济生产提供了积极的外部性,主要体现为品牌价值,而这对现代经济意义重大。

效应扩散


古根海姆效应——以建筑和文化复兴城市的典范


通过观察统计数据,可以发现:

1. 批发与零售、制造业、建筑业作为传统行业,在毕尔巴鄂市劳动力结构中的占比明显下降;

2. 毕尔巴鄂博物馆常年组织面向儿童、学生乃至成年人的各类教育活动,当地教育行业发展迅猛;

3.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城市更加宜居,房地产业分享发展红利;

4 .专业服务和健康产业提供高附加值,实现了较快增长;

5. 酒店与餐饮、交通通信行业虽然在劳动力结构中占比略有下降,但绝对人数增长依然较快。


蓝裕文化


蓝裕文化深谙古根海姆效应,在全面学习简介的基础上,成功打造了烟台的卡斯特酒庄和北京的爱斐堡酒庄等酒庄,每年吸引游客数十万,为当地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好地推动效应。

本站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工业旅游新闻 酒庄设计新闻 主题乐园新闻 工业旅游设计案例 酒庄设计案例 主题乐园设计案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 友情链接: 京ICP备16050824号 工业旅游、白酒酒庄、主题乐园 ©2016-2023 蓝裕文化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