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项目的进化,互动体验成为主流,沉浸式体验大受追捧,相信许多人都知道Team Lab这个大名鼎鼎的光影点金手。他们带来的沉浸式体验值得我们学习。
在《设计的法则》里,沉浸式体验Immersion(沉浸)是让人专注在当前的目标情境(由设计者营造)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了真实世界的情境。这可谓是众多旅游景点梦寐以求的境界。
沉浸式体验需要尽可能地调动五感,另外为了长时间吸引住参与者注意力,还要尽可能排除其它干扰,所以它有两大特征:一则需要调动声光电,二则需要较暗环境。
沉浸式体验的初期,它只是作为一种「秀」存在,04年张艺谋导演了国内第一部山水实景表演「印象·刘三姐」,18年又在平昌奥运会上创作了「北京八分钟」。
近几年来,随着大量娱乐方式的刺激,以往“扁平化、低互动”的展览方式已经不足以激发大众兴趣,“新媒体艺术”可以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为了一种风潮。
正是因为有了新媒体艺术,才让大众发现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展览可以让人瞬间脱离现实,可以通过数字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产生一种全新的感官体验模式。
在teamLab设定的沉浸式展览中,创造了一个个「盗梦空间」:没有边界,让参与者自由感受和发现;在不同时间段,同一个展厅的展示效果还会随之改变。
跟大型表演、展览现场结合,并不是沉浸式体验的终点。它被植入到城市空间中,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建筑立面、室内空间、户外景观相结合,无沉浸不体验。沉浸式体验与建筑立面相结合
▼ 故宫的「紫禁城上元之夜」,为庆祝元宵节,特开故宫夜场,还举办了声势浩大的声光秀。
▼ 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为庆祝成立两百年,在建筑上用起了裸眼3D技术。
▼ 罗纳尼亚国家歌剧院,为庆祝捷克斯洛伐克100周年和布拉格国家博物馆200周年,举办了一场建筑3D投影秀。
沉浸式体验与室内空间相结合
▼ 德国柏林一处未来感十足的NIKE健身空间,头上旋转的LED灯光,加上跑步机前健身者的全息投影,都能让健身的人多了运动的激情。
▼ 运动风满满的耐克上海001店,建筑内部布置了测试身体机能的小赛道,工业感十足选购衣服的滑轨等等的交互模式,都让顾客从体验和选购都心动无比。
沉浸式体验与商业设计无体验不商业,面对如今越来越看重多维度、全身心生活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融合更多复合型、更具有想象力的体验内容,已经成为购物中心等商业强化自身与消费者之间链接的核心。
购物中心对于沉浸式打造已经有不少先行者,从几年前的主题街区打造,到现在伴随技术进步,从固定区域打造,到可以时常更换的营销玩法,“沉浸式”似乎已经开始成为购物中心体验营造的至高追求。
这样可以很容易地将观众带入一个沉浸式环境之中,与他们产生共鸣,从而带动消费力的产生。滨海湾金沙全新永久性景点:“光之魅影”滨海湾金沙推出全新的永久性景点“光之魅影”,通过科技与数字艺术相结合的多重感观,将沉浸式体验推向新的高度。
▲ 新加坡金沙购物广场,设计师们的孩子一下子就被“光之魅影”吸引过去了
这件艺术装置融合了两项高动态科技,由屡获大奖的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担纲制作,为游客带来用数字艺术打造的沉浸式幻想世界,并让游客与其间的各种元素进行互动。
深圳万象城:梦幻的场景体验比如,深圳万象城在去年圣诞季中选用为《权利的游戏》与《哈利波特》电影布景的制作团队为圣诞装置设计,围绕主题,通过“创造”了一只拥有神秘魔法的大家庭,带来更加梦幻的并且有“人情味儿”的场景体验。
树立在购物中心中庭的圣诞树,比起以往其他地方布置的圣诞树只能观赏,深圳万象城的圣诞树内部则可以亲身进入体验。
走进圣诞树,正中是一片由顶部投影仪打造出的绚丽而又魔幻的动态画面,四周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管道。圣诞树内部在镜像原理的装饰下,整个空间看起来无限延伸,配合来自大自然的唯美声音、灯光营造出的神秘魔幻奇特效果,人们可以在这里充分感受沉浸式互动场景体验。
为了营造立体、多维的圣诞氛围,深圳万象城特制了有香味、可食用的雾气。这种薄薄的雾气可以像圣诞酒、姜饼人饼干、薄荷、咖啡和巧克力一样被轻轻地吸入鼻腔,刺激着人们的嗅觉和味蕾,创造出全新的沉浸式感官体验。
商业都需要新的内容和年轻客群建立联系,这是未来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和重要趋势,最能接受高科技的主题娱乐,是沉浸式体验的温床,蓝裕文化主题乐园规划设计院认为,主题乐园是最容易接受高科技和新形式的领地,相信沉浸式体验能很快在主题乐园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