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中心

荷兰洪水博物馆:用抗洪堤坝建起的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0/07/09

几乎每年都会有洪水在南方肆虐,在人类与自然的较量中,可谓互有输赢,但最终,输的还是人类。如果说要建一个博物馆来讲述洪水的功与过,来缅怀那些在洪水中奋斗和牺牲的人们,蓝裕文化工业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我们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值得讲述。但,我们却没有专门的洪水博物馆,世界各地也很少有这样的博物馆。蓝裕文化认为,这样的博物馆可以由生产抗洪物资的企业牵头来做。为此,我们要专门给大家介绍一下荷兰的洪水博物馆Watersnood Museum。

博物馆建在奥沃凯尔克村以南的堤坝上,安置在四个沉箱里,这些沉箱曾经是用来在洪水中堵住堤坝上最后一个缺口的。

1953年因为一场大风暴引起的北海洪水,袭击了荷兰、比利时、英国和苏格兰。荷兰本身整体就要比海平面低20%,而且其中50%的土地需要靠海防保护,因此在洪水冲越堤防之后,荷兰便成了被淹面积最大,受灾最严重的国家。这场可怕的洪灾,单单荷兰方面就造成了1800多人死亡。

这个博物馆里有许多普通百姓与洪水的非凡故事。有1953年灾难的故事,有重建的故事,有三角洲工程的故事。都由亲身经历过的人们娓娓道来。博物馆可以教给您有关洪水和水安全方方面面的知识。

荷兰洪水博物馆低调简洁,主体建筑看上去像是四个灰色的水泥块,它们以不均匀的角度沉入地面,是为了几年荷兰最大的灾难之一而建造的。

1953年2月1 日,星期日,凌晨2点,北海的一场暴风雨驱使一堵水墙冲入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的狭窄海峡。这场洪水导致英国307人丧生。该MV维多利亚公主港被淹没,进一步带走了133人的生命。许多捕鱼拖网渔船和小船被洪水冲走。到达荷兰后,海浪席卷了该国著名的堤防,数小时之内,西南省南部的泽兰(以为海中陆地)部分地区的水位已经涨到二层楼高。洪水博物馆墙上的描述令人生寒,上面讲述的是一个幸存者爬上阁楼上的家具,顶着屋顶,眼睁睁看着水位上升,看不到任何逃生的希望。

倡导建立洪水博物馆的负责人Ria Geluk在海浪袭来时才六岁半。她回忆说:“我们运气很好。我们的阁楼有一扇窗户,所以我们可以逃到屋顶上。”

其他人则没有那么幸运。有的被淹死,有的被困家中。有的则在外面寻找朋友或家人或照看庄稼和牲畜时被冲入大海,消失不见。像Ria一样的家庭在屋顶上足足待了两天。没有食物、水或遮挡,全身湿透,承受着冬季的严寒,许多人被冻死或累死。知道周一,狂风才平息,救援行动才可以开始。最后统计,洪水在荷兰带走了1836人的生命,破坏了40,000所房屋,农作物被毁,牛群被冲走。不完全统计,有70,000人背井离乡,其中许多人是刚刚被迫从二战战场迁移过来的。

1953年的北海洪水是荷兰的转折点。荷兰确定了“ 三角洲工程” 计划,以关闭海上通道并重新部署国防。如今荷兰更是成为全球知名的洪水管理专家。

然而,四十年过去后,荷兰仍然没有相关的纪念馆或博物馆来记录这场灾难或向新一代公民解释为什么洪水管理对荷兰至关重要。

1997年,Ria Gulek从草根做起,带来团队建立了Watersnood博物馆(译为“洪水”或“水紧急情况/灾难”博物馆),2001年博物馆首次开放,陈列了从档案馆和幸存者那里收集的照片和新闻报道。它填补了荷兰该方面的空白,并于2003年成为荷兰的国家洪水纪念碑。在2008-2009年,它扩展到填满了四个水泥沉箱,这些沉箱曾被用来封闭防洪堤。沉箱(凤凰防波堤)是长180英尺,高60英尺的中空水泥块,是专为盟军入侵欧洲制作的,但在洪水期间因其他措施失败而从英国运来抗洪。将空心砖漂浮到位,装满水,然后下沉,形成锯齿状,不均匀的水泥线。然后在沉箱周围建造一个永久性的堤防,后来,沉箱中充满了水和沙子,志愿者费尽千辛万苦才清理出空间来打造博物馆。现在博物馆的墙壁上仍然可见水印和沙纹。

最终,博物馆成为令人震撼,原始真切地提醒人们洪水的破坏程度和规模的最佳见证。博物馆利用这一空间,将艺术与历史,情感与科学融为一体。

洪水博物馆的愿景是“记住、学习和向前看”,游客沿着四个沉箱的路径前进,他们经历了灾难的各个阶段。在第一个沉箱(事实表述)中,收集了幸存者的照片、新闻报道和录音,记录了洪水的发生的真实情况。随着幸存者的年龄的增长和离世,博物馆逐渐成为家庭纪念场所和文物的存放地。

第二个沉箱(情感)的主题是洪水的受害者,它为了解和处理灾难带来的痛苦提供了空间。纪录片制作人Koert Davidse和多媒体艺术家Roel Wouters的互动展示,题为1835 + 1,就在沉箱中保留了原始沙子的区域进行了展示。幸存者的声音讲述着遇难者的故事,受害者的名字被投射其上,在水面上闪闪发光。展览的名字是官方统计死亡人数1835人,加上一名婴儿,他出生于暴风雨之夜,但与母亲和兄弟姐妹一起被洪水吞噬。

尽管荷兰洪水博物馆的许多故事和展览都只有荷兰语,但展览的感染力丝毫不减。一位美国访客坦言:“我都看哭了。“事实上,展览结束后,博物馆还安装了一个新的艺术装置来帮助人们缓解情绪。

第三个沉箱(重建)强调了荷兰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第四个沉箱(未来)则介绍了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新洪水管理项目。这种前瞻性的视角是博物馆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留了这场灾难的记忆,而且向新一代教育了洪水的威胁和防御需求。

“知道你所处的位置,” Ria Gulek说。“这是最重要的部分。” 她指出,毕竟,荷兰还会有洪灾发生:“我们在自然中生活和工作,它总会不时地到访。”

本站底部导航: 关于我们 工业旅游新闻 酒庄设计新闻 主题乐园新闻 工业旅游设计案例 酒庄设计案例 主题乐园设计案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Blueyu Culture 友情链接: 京ICP备16050824号 工业旅游、白酒酒庄、主题乐园 ©2016-2023 蓝裕文化版权所有